5日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航天国际化发展论坛上,中国官方介绍如何面向2025年建设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
中国国家航天局国家合作司副司长余琦说,根据2015年10月发布《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将建成遥感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三大系统及其他附属产品和服务,最终构建达到国际化先进水平的空间基础设施。
“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已基本完成。”余琦说,这一时期整合统筹现有的卫星资源、地面资源,推广应用示范,基本形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框架,建立业务卫星发展模式和服务机制,制定国家数据政策。
在第一阶段,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空间系统进展为:25颗遥感卫星,10颗通信卫星,20颗导航卫星。
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基本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的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基本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配套,商业化发展模式基本形成,具备国际服务的能力。届时空间系统规模将为40颗遥感卫星、20颗通信卫星、35颗导航卫星。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建成技术先进、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有力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卫星数量变化与第二阶段不会太大,分别是40颗遥感卫星、25颗通信卫星和35颗导航卫星。”余琦说。
官方预计,建设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将新增88颗卫星,分别是20颗科研卫星和68颗业务卫星。
其中,由7个星座和三类专题卫星组成的遥感卫星系统,将按照“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的发展思路,分为陆地观测、海洋观测和大气观测三大系列,形成卫星遥感数据的全球接收和全球服务能力。目前已完成3颗科研卫星和15颗业务卫星的立项工作,3颗科研卫星分别是“波段差分干涉SAR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和“大气环境专用监测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