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辽宁网--辽宁综合门户网站

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导读: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这标志着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由于人为活动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破坏,野生东北虎栖息地日益萎缩。上...

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专家论证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了专家论证,这标志着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由于人为活动增加,森林生态系统破坏,野生东北虎栖息地日益萎缩。上世纪70年代末,全球野生东北虎已减少到200只左右。1998和1999年,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结果显示,全国东北虎仅存12—16只、东北豹7—12只。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自然保护区建立,特别是吉林、黑龙江两省上世纪90年代中期实施全面禁猎,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逐步改善,野生种群得到恢复。2012年—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和吉林省林业厅通过红外设备监测发现,东北虎已恢复到27只,东北豹恢复到42只。科学研究显示,野生虎豹种群雌性需要达到50只以上,才能确保百年内种群安全繁衍。

我国野生东北虎豹种群分布跨越吉林、黑龙江两省。东北虎豹活动区域涉及两个省份的多个林业局﹑林场﹑市﹑县﹑乡镇﹑村屯﹑自然保护区等,自然资源资产多部门、多行政区管辖,保护和管理条块分割,体制机制不顺,管理不到位。另外,区域内耕地、参地、牧场、水库、工矿企业、公路铁路穿插,虎豹栖息地碎片化问题突出,压缩和分割了东北虎豹生存空间,虎豹伤害人畜事件也时有发生。

4月8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会议,部署以吉林省为主、黑龙江省配合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5月4日和5月15日,召开了两次“东北虎国家公园规划方案协调会”。5月16日,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建立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指导思想是,针对东北虎豹保护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保护与恢复东北虎豹野生种群和栖息地为核心,以天然林全面禁伐和国有林区林场改革为契机,以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系统修复、整体保护、共建共享,把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成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张名片、国际野生动物保护负责任大国形象展示的窗口、野生动物保护和国际合作的典范。

拟建立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范围划定,按照野生东北虎豹主要栖息地、扩散廊道和潜在分布区、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然性、尽量避开人口稠密区和经济活动频繁区、与东北虎豹种群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原则,范围涉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以吉林省为主。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目标定位有三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巩固现有东北虎豹繁殖种群,形成稳定的种源地。贯通东北虎豹迁徙廊道,为接纳从定居区迁移出来的虎豹提供空间条件。修复潜在栖息地生态,实现东北虎豹种群重返历史分布区并定居繁衍;体制理顺、管理高效。通过明晰国家公园自然资源资产权属,理顺保护管理体制,健全运行机制和监督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公园内保护地交叉重叠、多头管理问题,形成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功能完善,和谐发展。通过科学划分功能区和差别化保护,充分挖掘和利用园区自然资源价值,构建生态保护与群众受益共享机制。

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对于创新野生动物保护体制机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升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国际形象意义重大。建立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整合相关区域和各类保护地,减少人为干扰和破坏,能够有效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原真性和完整性,增强栖息地的适宜性和连通性,实现东北虎豹在中国境内安全稳定繁衍生息,对于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也具有战略意义。建立中国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是有效保护和扩大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的关键之举,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和责任的实际行动,有利于树立我国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全球生态安全高度负责任大国形象,必将为全球野生虎豹拯救工作做出重大贡献。